[1] 雷燕,王振华,赵浩,刘剑刚. 颈动脉超声、实验室指标与血脂异常中医证候关系的研究[A]. 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 2008 .
[2] 董国菊,史大卓,刘剑刚. 41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超声特点和中医证候要素的关系[A]. 2012·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第三次会议论文集[C], 2012 .
[3] 王顺道,司志国,黄宜兴,杜梦华,解庆凡,张秀娟,王一贤,贾滋欣,刘宗学,胡沛林. 中风病诊断标准的研究[A]. 全国急症学术大会论文专辑[C], 1996 .
[4] 刘明,张玥,宋福晨,程志新. 肢体淋巴水肿的中医证型与超声显像的相关性研究[A]. 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9 .
[5] 李静蔚,刘晓菲,宋爱莉. 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与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关系的研究[A]. 现代医学诊断指标在中医药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文集[C], 2008 .
[6] 陈文霖. 浅论中风的急性期辩证分型[A].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研究室建设研讨会暨中风病科研成果推广交流会论文汇编[C], 2010 .
[7] 辛喜艳,张华,高颖. 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常用中药复方与证候要素的关系[A].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研究室建设研讨会暨中风病科研成果推广交流会论文汇编[C], 2010 .
[8] 刘明,张玥,宋福晨,程志新. 肢体淋巴水肿中医证型与超声显像的关系[A].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次血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2009 .
[9] 张华. 使用决策树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判断缺血性中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A]. 2008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C], 2008 .
[10] 王国印,方邦江. 高血压中医证型与颈动脉重构相关性最优尺度分析研究[A]. 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