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丹,曹红波. 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研究[A]. 创新沈阳文集(C)[C], 2009 .
[2] 江胜蓝. 循环经济运行模式的绩效比较[A]. 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 2005 .
[3] 徐波.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目标与路径[A]. 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 2005 .
[4] 周永章. 广东部分城市提出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的背景[A].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 2009, (总第112期) .
[5] 崔耀杰. 基于快速公共交通发展下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A].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 2009, (总第112期) .
[6] 王江欣.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规划初探[A].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 2009, (总第112期) .
[7] 陈长云. 以建设“低碳城市”为目标的市政规划设计[A]. 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09 .
[8] 杜勇,余文学. 基于虚拟经济下的房地产泡沫研究[A]. 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
[9] 杨雪锋. 循环经济中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分析[A]. 循环经济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文集[C], 2006 .
[10] 刘慧凤. 论会计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中的传导作用[A].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2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