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国康,肖崇刚,马冠华,曾昭兴,胡仓习,张勇,陈益银. 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烟草黑胫病研究[A]. 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 2009 .
[2] 耿坤,罗文富,杨艳丽. 烟草黑胫病菌的致病型及遗传变异的DNA指纹分析[A]. 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六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3 .
[3] 陈国康,肖崇刚,曾昭兴,马冠华,易龙,张勇. 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探讨[A].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8 .
[4] 邓正平 ,匡传富 ,周志成 ,黄声仪 ,罗宽. 湖南烟草青枯病菌生理小种测定[A]. 中国烟草学会2005年论文集[C], 2005 .
[5] 沈奕,李萍,高智谋,王革,陈方新. 几丁寡糖对烟草黑胫病的控病效果及作用机理[A].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9 .
[6] 李锡宏,梅东海,谭军,郭利,吴志勇,许汝冰,郑莉. 几种杀菌剂防治烟草黑胫病试验报告[A]. 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7 .
[7] 徐进,许景生,刘志静,张争,张昊,何礼远,冯洁. 我国植物青枯菌演化型的划分及香蕉青枯病特异性分子靶标的筛选[A]. 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2007 .
[8] 何礼远. 青枯假单胞菌在中国的多样性(英文)[A].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研究进展”——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论文选[C], 1995 .
[9] 梁远发. 马铃薯青枯病田间发病主要因素初步研究[A]. 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 2001 .
[10] 张慧丽,李云华,夏振远,周藜,郑重. 一株烟草黑胫病拮抗细菌的鉴定与防效测定[A]. 2005年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