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涵茂,胡正华,杨燕萍,李岑子. 模拟氮沉降对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土壤呼吸的影响[A]. 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 2009
.
[2] 付萍,车建美,郑雪芳,林抗美,刘波. 龙眼保鲜功能微生物的筛选与应用[A].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0
.
[3] 刘光荣,冯兆滨,刘秀梅,陈先茂,邹绍文,李祖章,郑立平,周卫. 不同有机肥源对红壤旱地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的影响[A]. 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9
.
[4] 苏成国,尹斌,朱兆良,沈其荣. 农田生态系统的氨挥发与大气湿沉降及其环境污染研究(摘要)[A].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 2004
.
[5] 杨玉盛,郭剑芬,陈光水,陈银秀,于占源,董彬,刘东霞. 森林生态系统DOM的来源、特性及流动[A].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 2004
.
[6] 李久蒂,莫志伟,李永兴,李万里,匡柏健. 影响草炭菌剂质量的几个因素[A]. 第九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 2001
.
[7] 吉春容,邹陈,李新建,刘立宏. 核桃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A].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 2009
.
[8] 李子华,濮梅娟,封洋,朱彬,张国正. 中国雾水化学研究进展[A]. 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Ⅱ)[C], 2008
.
[9] 谢玉静,杨军,石春娥,李子华. 南京冬季雾水化学特征及酸度来源[A]. 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Ⅱ)[C], 2008
.
[10] 薛正平. 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对施氮量响应的试验研究[A]. 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