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小云,许英. 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特色与临证应用[A]. 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 2009
.
[2] 郑景田. 临床与病理相结合研究中药药效学的讨论[A]. 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 1999
.
[3] 马丽茵. 268例盆腔炎临床治疗体会[A]. 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2007
.
[4] 朱晓新. 中药新药药效学方法与思路[A]. 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 2002
.
[5] 贺福元,邓凯文,刘文龙,石继连,邹欢,唐宇,刘平安. 中药复方网络药效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参数测算[A]. 全国中药药理学会联合会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 2012
.
[6] 肖晓菲,林洁.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A]. 首届赣鄂湘中西医结合(生殖内分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
[7] 华小黎,于丽秀,石榴,陈东生. 菝葜提取物治疗慢性盆腔炎药理作用研究[A]. 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 20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