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学奉. 创新与“现代人”的契合点是高扬人的主体性[A]. 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2 . [2] 孟庆艳. 个体主体性——工业文明的内在精神[A]. 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 2002 . [3] 霍桂桓. 论实践的主体超越性——社会个体生成论的实践哲学观概要[A]. 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 2004 . [4] 刘森林. 评实践的主体性解释模式[A]. 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 [5] 刘森林. 实践:从主体性到社会性[A]. 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 [6] 纪克勤,王文慧. 主体性维度研究的新思路[A]. “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