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华金双. 浅谈艾灸的作用机理[A]. 全国第16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全国第11届耳穴诊治学术研讨会、当代临床治验论坛暨中西部十省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2] 洪文学,宋立功,宋佳霖,李昕,李泉,樊凤杰. 仿艾灸复合光辐照人体穴位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研究[A].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 2007 .
[3] 霍秀兰,郑向黎. 谈中医药美容[A]. 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 1997 .
[4] 钟力炜,章家福,苑洁,周春燕,邓琦林. 艾灸的作用机理及其对灸疗仪器研制的启发[A]. 第十五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研讨会暨第十一届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 2010 .
[5] 张永臣,贾红玲,卢承顶. 针灸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进展[A]. 第十五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研讨会暨第十一届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 2010 .
[6] 费伦. 脏腑痼疾的“辨经选穴”和发泡灸的运用[A]. 第十五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研讨会暨第十一届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 2010 .
[7] 洪宗国,农熠瑛,杨梅,江丹. 艾叶燃烧产物化学成分的分析[A]. 第8届全国针灸科研与临床研讨会暨安徽省针灸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 2009 .
[8] 王丽祯,吴凡,王敏,沈雪勇. 激光和发光二极管红光穴位照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对照[A]. 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 2009 .
[9] 关玲,邹怡,邓秀芳,蔡佩斯. 艾灸的靶向热效应初步研究——艾灸足三里、阳陵泉对正常人健康状态体表热像的即刻影响[A]. 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