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沈娜,梁江. 中美土地开发控制模式在微观层面上的比较[A]. 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07 .
[2] 潘文灿. 我国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形势、任务及对策[A]. 投资增长速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
[3] 郑晓伟. 城市规划“公权力”与“公信力”价值取向之辩——NGOs参与汶川抗震救灾的规划启示[A]. 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09 .
[4] 邬弋军. 城市规划方法论到本体论的追问——从20世纪西方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历程看中国城市规划[A]. 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09 .
[5] 王勇. 权利的社会回归:论城市规划的非市场缺陷[A]. 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07 .
[6] 程遥. 超越“工具理性”——试析大众传媒条件下城市规划公众参与[A]. 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07 .
[7] 孙施文,吕晓蓓,张健. 建立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的探索与研究[A]. 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07 .
[8] 吕斌,陈睿. 区域与城乡统筹下空间规划方法的哲学思考[A]. 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 2005 .
[9] 殷成志. 今日德国的法定图则[A]. 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 2005 .
[10] 于海漪. 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历史演进与发展初探[A]. 城市规划决策民主化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