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白基成,郭永丰,张海龙,刘晋春. 铝合金表面微弧放电陶瓷化改性新技术——原理、应用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动向[A]. 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 2005
.
[2] 辛世刚,赵荣根,宋力昕,胡行方. 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性能与空间应用前景[A].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04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4
.
[3] 岳高,廖正陶. 镁合金微弧氧化工艺与原理探讨[A]. 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 2002
.
[4] 薛文斌,陈如意,马辉,李永良. ZL101铸造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组织结构研究[A]. 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 2002
.
[5] 马胜利,刘波,马大衍,党建坤. 微弧氧化技术及其在轻质合金表面改性领域的应用[A]. 2003'中国西安涂料涂装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3
.
[6] 张以忱,徐辉,郭元元. 氧化时间对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层的影响[A]. 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第八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7
.
[7] 郑宏晔,王永康,李炳生,韩高荣. 添加剂Na_2WO_4对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影响[A]. TFC’03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2003
.
[8] 陈飞,周海,姚斌,杨英歌,吕俊霞,张青峰. AZ31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的性能[A]. 第十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辑)[C], 20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