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伟婷,王志中,胡晓. 基于熵的表面肌电信号疲劳特征分析[A]. 2005年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5 .
[2] 王耀兵,季林红,黄靖远. 康复训练过程中上肢运动肌电信号特征的对比分析[A]. 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 2003 .
[3] 潘惠娟. 表面肌电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A]. 第十七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论文集[C], 2007 .
[4] 席旭刚,金燕,朱海港,高云园. 基于小波包熵和支持向量机的手部肌电信号动作识别[A]. 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五分册)[C], 2013 .
[5] 范军强,姚杰,王琪,常志博,杨懋颖. 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叶、肺段切除术——附90例报告[A]. 2014年微创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 2014 .
[6] 王黎梅,张美琪,郁慧杰,步惠琴,贾利霞,邹翼霜,张红燕,徐笑月,吕慧. 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器材的研制及临床应用[A]. 中华医学会第一届重症心脏全国学术大会暨第二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2013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 2013 .
[7] 钟泰迪. 心功能不全病人的麻醉管理[A].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 2012 .
[8] 陈伟,张见平. 表面肌电图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与进展[A]. 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2006 .
[9] 井明鑫,张莉,赵艳玲,王秀志. 表面肌电及频域分析方法在针刺临床研究中的应用[A]. 中国针灸学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