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殷敏. 从中药对肾毒性及机制的研究看中药现代化中的问题[A].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专辑[C], 2007
.
[2] 陈裕盛,韩启光,钟良宝. 对关木通、川木通、白木通“肾毒性”的述评[A]. 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会议专题讲座汇编[C], 2003
.
[3] 黄丹琳,易著文. 中草药肾毒性[A]. 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2000
.
[4] 梁爱华,丁晓霜,薛宝云,王金华,李春英,刘保延. 关木通的毒性研究[A]. 全国中药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3
.
[5] 陈俊良,林辰汝,杨荣季,杨贤鸿,张恒鸿,方基存. 常用含木通、防己、细辛方剂含马兜铃酸之检测[A]. 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3
.
[6] 王京丽. 中草药及其制剂的肾毒性综述[A]. 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 2012
.
[7] 黄玉玺,姜洪华,王桦. 减轻中药关木通肾毒性及MCP-1表达情况的研究[A]. 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会议论文汇编[C], 2003
.
[8] 李平. 中草药与肾损害[A]. 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会议论文汇编[C], 2003
.
[9] 李平. 中草药肾损害的现状及临床观察[A].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 2001
.
[10] 李丽. 马兜铃酸肾病(AAN)病理学研究现状[A]. 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 20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