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晓英,陈怀顺,王学定. 西北地区的生态退化与生态恢复[A]. 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 2000 .
[2] 王建勋. 西北干旱区域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途径及对策[A]. 全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及生态修复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3] 刘世荣. 荒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对策[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 2003 .
[4] 焦居仁.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经验和问题[A].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1届4次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 2006 .
[5] 潘伯荣. 生物防沙治沙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A]. 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 2003 .
[6] 朱芬萌,袁榴艳,张海成,杨改河,安树青. 探索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的生态能源支撑战略[A]. 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5 .
[7] 巩杰,陈利顶,傅伯杰.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植被恢复的土壤水分效应研究[A]. 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 2004 .
[8] 程积民,程杰,胡相明. 西部半干旱区林草植被恢复建造理论与技术[A]. 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 2004 .
[9]第18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中森林资源合理配置的有关问题分析与建议[A].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森林问题卷[C], 2002 .
[10] 徐慧琴. 农林复合生态工程林禽结合型经营模式研究探讨[A]. 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