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金生,周国庆,商翔宇,王建州,周扬. 不同冻结模式下人工冻土冻胀规律的试验研究[A]. 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5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 2005 .
[2] 郑龙,邓安. 冻结作用下土体水分迁移分析[A]. 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 2012 .
[3] 王文顺,王建平,史天生. 影响人工冻结土体冻胀因素的分析[A]. 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 1997 .
[4] 白青波,李旭,田亚护,房建宏. 冻土水热耦合方程及数值模拟研究[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 2015 .
[5] 商翔宇,周国庆,梁恒昌. 一种易于产生冻胀的冻结模式[A]. 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 2007, (总第144期) .
[6] 梁波,刘德仁,张贵生. 青藏铁路冻土密度、含水量与融沉(冻胀)关系的试验研究[A]. 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 2006 .
[7] 高翰青. 青藏铁路冻土区钻孔桩基础承台置于饱和粗颗粒土中的冻胀性分析[A]. 扩大铁路对外开放、确保重点物资运输——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暨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和粤海通道运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8] 陈博,李建平. 中国冻土的时空变化特征[A].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 2006 .
[9] 戴惠民,张玉富,王开生. 切向冻胀力及其与土的冻胀性关系[A]. 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公路设计与施工卷[C], 2002 .
[10] 银英姿,步丰湖. 内蒙古河套灌区季节冻土的冻结特征[A]. 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 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