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梁君荣,高亚辉,李彩霞,罗春墡,林群,陈长平,杜超. 海洋硅藻对铁限制的响应机制[A].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环境分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海洋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 2012
.
[2] 叶飞君,吕杰强,叶玲玲. L-肉碱在体外对人精子膜的影响[A]. 2012浙江省计划生育与生殖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2
.
[3] 严力蛟,全为民,赵晓慧. 千岛湖浮游植物统计模型及其预测[A]. 浙江省第二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2004
.
[4] 沈强,胡菊香,赵先富. 我国蓝藻水华发生格局及监控预警现状[A]. 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 2010
.
[5] 陈东妮,徐进. 浅谈蓝藻水华及其防治措施[A]. 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 2011
.
[6] 陈中赟,黄玲琳. 降水对太湖蓝藻水华发生的影响[A].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 2009
.
[7] 孙建明. 2007年和近两年太湖蓝藻爆发的气象条件分析[A]. 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 2007
.
[8] 常锋毅,潘晓洁,康丽娟,刘永定,李根保,李敦海. 利用Phyto-PAM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微囊藻(蓝藻)和小球藻(绿藻)相互竞争的影响[A].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 2007
.
[9] 王英才,刘永定,常锋毅,卢兰兰,汪贞,李根保,沈银武. 滇池福保湾藻类群落动态的季节变化[A].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 2007
.
[10] 万能,宋立荣,王若南,刘剑彤. 滇池生物量时空分布及藻类种群变动的影响因子研究[A].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 20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