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管敏,丁如贤,张锐,郭三堆. Cry1A基因和CpTI基因在菘蓝中的表达[A]. 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2005
.
[2] 王翠玲,刘建利,张楠楠,沈小莉,刘竹兰. 色胺酮在菘蓝中的分布、生物合成及仿生合成研究[A]. 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
[3] 李国强,王峥涛,徐国钧. 菘蓝属(Isatis L.)种质资源利用现状和展望(摘要)[A].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全国第三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1998
.
[4] 谭敦炎,刘晓风. 短命植物小果菘蓝的繁育特性研究[A]. 第二届中国甘草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新疆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2004
.
[5] 陈军峰,陈万生. Bt Cry1Ac基因和半夏凝集素PTA基因共转化提高四倍体菘蓝对菜粉蝶和蚜虫的抗性[A]. 第二届上海市植物生理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2008
.
[6] 马瑞芳,张磊,陈万生. AP2/ERF家族转录因子调控菘蓝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合成[A]. 第十届上海市植物生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 2016
.
[7] 马艳芝,客绍英,王向东,段英姿,张胜珍. 菘蓝二倍体及四倍体株系的经济性状的比较[A]. 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十届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
[8] 客绍英,陈桂平,刘冬莲. 不同生长期菘蓝中微量元素累积规律研究[A]. 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 2009
.
[9] 余小静,张磊,陈万生. 菘蓝中气孔密度和分布相关的SDD1基因克隆及研究[A]. 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 20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