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苏培玺,严巧嫡. 荒漠植物梭梭和沙拐枣光合作用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A]. “全国第五届青年植物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2004
.
[2] 苏培玺,周紫鹃,张海娜,李善家,解婷婷. 荒漠植物生理需水量及耗水规律研究[A].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分会场: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C], 2013
.
[3] 段德玉,欧阳华,宋明华,徐兴良,周才平. 青藏高原典型生态系统优势植物水分利用来源研究[A].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 2006
.
[4] 苑晶晶,袁国富. 冬小麦水分来源的稳定同位素方法初步研究[A]. 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 2007
.
[5] 冯建祥,郭婕敏,黄敏参,闫光宇,林光辉.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红树林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综述[A]. 中国第五届红树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 2011
.
[6] 潘伯荣. 国产沙拐枣属植物及其迁地保护与利用[A]. 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6
.
[7] 黄培祐. 我国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A]. “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
[8] 洪冰. 泥炭植物纤维素同位素在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A]. 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会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 2015
.
[9] 张建锋,周金星,张旭东. 黄河三角洲植被资源及其特征分析[A]. “全国第五届青年植物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2004
.
[10]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 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且末绿洲生态需水量研究[A]. 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 20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