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马明. 中医“治未病”理论对血脂异常治疗的指导意义[A]. 2009人民大会堂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高峰论坛暨首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2] 雷燕,王振华,赵浩,刘剑刚. 颈动脉超声、实验室指标与血脂异常中医证候关系的研究[A]. 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 2008
.
[3] 雷燕,王振华,刘剑刚.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脂异常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A].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7
.
[4] 袁肇凯,黄献平. 冠心病中医证候研究现状述评[A].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5] 高怀林,吴以岭,魏聪,贾振华,陈静,西广成,谷春华,袁国强,吴相春.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A]. 第十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集[C], 2007
.
[6] 王伟平,杨卉,李保华. 脑梗死发病危险性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A]. 2007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 2007
.
[7] 乔晓光,徐福. 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概述[A]. 浙江省针灸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汇编[C], 2008
.
[8] 王宗殿,魏景. 冠心病血瘀证客观指标的研究与展望[A].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
[9] 张艳. 心、脑粥样动脉硬化中医证型分布研究[A].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精选[C], 2009
.
[10] 丁邦晗,张敏州,李松,林晓忠,刘泽银,郭力恒,乔志强. 365例胸痹心痛患者的证型与血脂检查结果的分析[A]. 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