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董志明. 福建、江西林权制度改革的做法及思考[A]. 2006年玉溪市“生态立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06, (总第222期)
.
[2] 高静君,刘杰,潘丽. 林权制度改革激活金乡林业[A]. 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 2005
.
[3] 宋海鸥. 林权抵押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A]. 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 2009
.
[4] 赵建林. 非公有林权的法律保护问题[A]. 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 2004
.
[5] 唐忠辉,曾祥坤,乔刚. 我国林权制度研究[A]. 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 2004
.
[6] 李桦,姚顺波,郭亚军. 退耕还林对农户经济行为影响分析——基于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吴旗县)[A]. 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 2006
.
[7] 张毅彪. 长期稳定生产经营权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A]. 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三卷 林业分卷)[C], 2006
.
[8] 季利民. 林地流转问题的研究与探讨[A]. 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 2005
.
[9] 王兵,李少宁,崔向慧. 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模式研究[A]. 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