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成芳,寇志奎,张枝盛,曹凑贵,吴海亚,翟中兵,梅少华. 秸秆还田对免耕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碳固定的影响[A]. 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
[2] 徐明岗,张文菊,张会民,段英华,丛日环. 长期不同施肥下我国农田土壤固碳与增产协同效应[A]. 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
[3] 李建明,吴景贵. 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和环境影响差异性的研究进展[A]. 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卷)[C], 2013 .
[4] 李萍萍,温国梁,韩建刚,林少华,朱咏莉. 施用沼液对提高滩涂盐碱地麦稻两熟制生产力的效果研究[A]. 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 2016 .
[5] 顾泽海,王保君,胡乃娟,张政文,徐蒋来,朱利群. 周年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产量的影响[A]. 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 2016 .
[6] 孙国峰,郑建初,陈留根,盛婧,周炜. 猪粪有机肥和沼液替代化肥对稻麦农田环境的影响[A]. 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 2016 .
[7] 张文菊,徐明岗,丛日环,娄翼来,段英华. 长期施肥对我国典型农田土壤碳平衡的影响[A]. 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
[8] 曾敏,黄小林. 菌渣还田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变化特征分析[A]. 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
[9] 葛体达,袁红朝,吴小红,肖和艾,童成立,吴金水. 典型农田土壤微生物碳同化潜力及其功能种群研究[A]. 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
[10] 巨晓棠,张福锁. 中国北方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A]. 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