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宁发. 干扰方式对典型草原植被及土壤影响的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
[2] 赵彬彬.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组分种地上生物量分配及群落结构对放牧的响应研究[D]. 兰州大学, 2009,(01)
.
[3] 张荣华. 不同放牧强度对针茅+杂类草草甸草原春秋场的影响[D]. 新疆农业大学, 2008,(10)
.
[4] 董杰. 封育对退化典型草原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种子库的影响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03)
.
[5] 李新. 内蒙古牧区草原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实证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03)
.
[6] 陈宝瑞. 呼伦贝尔草原群落空间格局地形分异及环境解释[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6)
.
[7] 万宏伟. 内蒙古高原成熟和退化羊草草原群落物种功能特性与土壤微生物量C、N、P对氮素添加响应[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2007,(03)
.
[8] 杨阳. 内蒙古羊草草原土壤有效磷与地上净初级生产力间的关系及其对养分添加的响应[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2006,(06)
.
[9] 彭祺. 荒漠草原草地放牧方式的试验研究[D]. 宁夏大学, 2006,(03)
.
[10] 道格通. 冰草在荒漠草原生态生物学特性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3,(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