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彦龙. 残余应力的超声波检测研究[D]. 西安科技大学, 2005,(05)
.
[2] 赵翠华. 残余应力超声波测量方法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S2)
.
[3] 刘金艳. X射线残余应力的测量技术与应用研究[D]. 北京工业大学, 2009,(09)
.
[4] 李刚. 激光超声技术及其在金属无损检测方面的应用[D]. 华中师范大学, 2004,(03)
.
[5] 关志刚. 曲轴残余应力无损检测仪的研究[D]. 吉林大学, 2005,(06)
.
[6] 张雅静. 材料超声无损评价信号处理与分析系统[D]. 大连理工大学, 2009,(10)
.
[7] 丁辉. 基于多尺度仿真的超精密切削表面残余应力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02)
.
[8] 詹华. 金属微结构和残余应力测量的超声波理论[D]. 南昌大学, 2007,(06)
.
[9] 谭森. 基于压痕技术和有限元仿真的材料表面残余应力测量[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12)
.
[10] 黄辉. 金属构件残余应力的超声表征技术研究[D]. 浙江工业大学, 2015,(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