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海霞.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转化体系的优化与抗蚜虫基因的转化研究[D]. 河南农业大学, 2012,(03)
.
[2] 杜光玲. 基因枪法将抗蚜虫基因转入玉米并再生植株初报[D]. 河南农业大学, 2011,(07)
.
[3] 杜文明. 播娘蒿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化油菜的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2)
.
[4] 朱友银. 玉米再生与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研究及转基因玉米的获得[D]. 贵州大学, 2007,(05)
.
[5] 武亮. 不同启动子驱动下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PinⅡ转基因水稻的遗传、表达和抗虫性分析[D].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2)
.
[6] 赵强. 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及几丁质酶基因转化欧美杨的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 2005,(07)
.
[7] 张颖. 玉米自交系转基因受体系统的建立及Barnase/Barstar基因的遗传转化[D]. 四川农业大学, 2005,(01)
.
[8] 吴玉峰. 共转化方法获得无标记高赖氨酸转基因玉米[D].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9] 杨朝辉. 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分离及转化芥菜的研究[D]. 西南农业大学, 2002,(02)
.
[10] 邓智年. 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D]. 广西师范大学, 2002,(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