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杨虎. 密度、氮肥对不同穗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D]. 安徽农业大学, 2009,(09)
.
[2] 孙亚辉. 河北省超高产冬小麦群体和个体生育特性及产量结构特点[D].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4)
.
[3] 党红凯. 超高产冬小麦营养元素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的研究[D].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
[4] 李伟海. 不同土壤肥力施肥配方及水平对小麦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的影响[D]. 扬州大学, 2007,(06)
.
[5] 秦江敏. 种植密度和施肥对小麦新品系贵农00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贵州大学, 2007,(05)
.
[6] 郑迟.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探讨[D].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7] 包岩. 超高产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研究[D]. 吉林农业大学, 2006,(12)
.
[8] 刘建喜. 不同耕作方式对春小麦产量及生理特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 新疆农业大学, 2007,(02)
.
[9] 陈锋. 短期高温胁迫对超高产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D].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1)
.
[10] 杨先明. 石灰性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优质小麦根际营养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D]. 河南农业大学, 2007,(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