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亚南. 气候变化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性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2] 赵海燕. 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性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
[3] 王芳栋. PRECIS和RegCM3对中国区域气候的长期模拟比较[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02) .
[4] 周丽静. 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玉米生产影响的研究[D].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2) .
[5] 郝祺. 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小麦生产影响的模拟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6] 袁静. 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措施分析[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7] 韩磊. 棉花冠层温度分异现象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8] 许崇海. 多模式对中国地区气候变化检测和预估研究[D].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7,(06) .
[9] 姜春明. 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对高温胁迫的响应[D].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2) .
[10] 谢辉. CO_2浓度增加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南京农业大学, 20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