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童昌华. 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原因分析及植物修复机理的研究[D]. 浙江大学, 2004,(04) .
[2] 柳骅. 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其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浙江大学, 2003,(02) .
[3] 游灏. 五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适应性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2) .
[4] 林艳. 利用高等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试验研究[D]. 重庆大学, 2003,(02) .
[5] 周艳文. 水生植物处理污水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2008,(09) .
[6] 张媛. 污染河流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及其研究[D].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7,(04) .
[7] 陈清锦. 沉水植物对污染水体的水质改善效应研究[D]. 河海大学, 2005,(02) .
[8] 王玉彬. 四种湿地植物生长特性与污水净化效果研究[D]. 华南师范大学, 2007,(06) .
[9] 王春景. 菰和菖蒲对污染水体净化和修复效果的研究[D]. 安徽师范大学, 2007,(01) .
[10] 李丹蓉. 高等植物净化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D]. 福州大学, 20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