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蔡霞英. 脾俞与肾俞穴位埋线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雌二醇及疼痛的影响[D]. 福建中医学院, 2008, (02)
.
[2] 刘兰英. 脾俞与肾俞穴位埋线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妇女骨密度及疼痛的影响[D]. 福建中医学院, 2008, (02)
.
[3] 刘文霞. 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D].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1, (S1)
.
[4] 王争. 穴注夹脊穴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腰腿痛的临床观察[D]. 湖北中医学院, 2008, (09)
.
[5] 郭菡. 补肾益髓埋线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的肠钙机制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S1)
.
[6] 郑利芳. 引气归元穴位埋线对围绝经期综合患者Kupperman评分及生殖内分泌的影响[D].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3, (01)
.
[7] 范琳燕. 艾灸肾俞穴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B-ALP和TRAP5b影响的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11)
.
[8] 豁银成. 针灸预刺激对AD大鼠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Bcl-2、NF-κB的影响[D].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1, (04)
.
[9] 杨斌. 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D].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1, (04)
.
[10] 刘芳. 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 (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