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扬. 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持续性高温事件与低频振荡的联系[D].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 (10)
.
[2] 周强. 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高温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D].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 (11)
.
[3] 黄卓禹. 湖南省持续性高温事件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D]. 兰州大学, 2016, (01)
.
[4] 张玛. 中国夏季高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过程研究[D].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 (10)
.
[5] 张明. 基于多指标、多尺度的中国极端高温事件时空分析[D]. 上海师范大学, 2017, (02)
.
[6] 吴凡. 南京市高温热浪对天气敏感性疾病的影响研究[D].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 (02)
.
[7] 何杰. 高温热浪诊断分析及应用[D]. 东华理工大学, 2012, (10)
.
[8] 周生辉. 地形强迫作用对湖南省两次典型降水影响的模拟分析[D]. 湖南大学, 2011, (04)
.
[9] 王敏珍. 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疾病负担趋势性分析及预测研究[D]. 兰州大学, 2013, (04)
.
[10] 潘晓红. 我国东部地区30年夏季(6-9月)高温闷热天气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0, (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