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彤. 骨质疏松肾虚型腰痛远针近推效应临床研究[D].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1, (02)
.
[2] 刘建. 针刺悬钟穴、肾俞穴、命门穴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肝肾不足证)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D]. 湖北中医学院, 2008, (10)
.
[3] 宋道飞. 针刺悬钟穴、肾俞穴、命门穴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肝肾不足证)的临床研究[D]. 湖北中医学院, 2008, (02)
.
[4] 钟小文. 补肾健脾针法配合阿是穴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 (09)
.
[5] 冯文轩. 腹针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症状的疗效评价[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 (11)
.
[6] 王钏. 温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 (11)
.
[7] 刘文霞. 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D].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1, (S1)
.
[8] 庞维萍. 艾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雌激素及骨密度影响的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 (10)
.
[9] 蔡霞英. 脾俞与肾俞穴位埋线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雌二醇及疼痛的影响[D]. 福建中医学院, 2008, (02)
.
[10] 黄永南. “双固一通”针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骨密度、免疫球蛋白及RANKL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D]. 湖北中医学院, 2005, (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