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鲍茂林. 拟南芥MIR396家族对靶基因的调控及对根发育的影响[D]. 浙江大学, 2013,(01)
.
[2] 李冯云. 拟南芥miR396通过BR信号途径负调控下胚轴伸长的机制研究[D]. 浙江大学, 2016,(02)
.
[3] 封振. 水稻Os-miR396过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可能功能分析[D]. 扬州大学, 2009,(12)
.
[4] 王利. 拟南芥miR396和26S蛋白酶体途径调节叶片近—远轴面极性建成的机理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5] 杨凤玺. MiR396在烟草中的功能分析[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2012,(06)
.
[6] 刘文文. bHLH122提高植物抗逆能力的分子机制初探[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02)
.
[7] 熊雪梅. 盐芥冷响应miRNA表达模式分析及tsa-miR396功能初探[D].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2)
.
[8] 孙宇哲. 拟南芥MIR393家族及靶基因在叶发育中的功能初探[D]. 浙江大学, 2012,(09)
.
[9] 徐小红. 拟南芥miR393基因转录、加工及其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初探[D]. 浙江大学, 2008,(12)
.
[10] 吴炳江. 两个拟南芥microRNAs在转录水平上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分析[D].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