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胜利. 杭州地区常见园林绿化植物滞尘能力研究[D]. 浙江农林大学, 2013,(01)
.
[2] 俞学如. 南京市主要绿化树种叶面滞尘特征及其与叶面结构的关系[D]. 南京林业大学, 2008,(09)
.
[3] 蔡燕徽. 城市基调树种滞尘效应及其光合特性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 2011,(04)
.
[4] 史晓丽. 北京市行道树固碳释氧滞尘效益的初步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1)
.
[5] 韩丽媛. 资源型城市主要绿化树种叶片滞尘能力和规律研究[D].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1,(S2)
.
[6] 黄慧娟. 保定常见绿化植物滞尘效应及尘污染对其光合特征的影响[D].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7] 高金晖. 北京市主要植物种滞尘影响机制及其效果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8] 王建辉. 永川城区主要绿地的植物群落组成及滞尘、吸硫能力研究[D]. 西南大学, 2013,(06)
.
[9] 吕东蓬. 三种垂直绿化植物滞尘效应与其对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2012,(05)
.
[10] 朱天燕. 南京雨花台区主要绿化树种滞尘能力与绿地花境建设[D]. 南京林业大学, 2008,(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