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谭运华. 黑白花奶牛变形蹄血液流变学及矿物元素的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 2004,(04)
.
[2] 郑冠伟. 奶牛真胃变位防治技术研究[D]. 石河子大学, 2008,(01)
.
[3] 孙玉国. 奶牛腐蹄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特性研究[D]. 东北农业大学, 2008,(02)
.
[4] 江精华. 奶牛酮病致病机理研究[D]. 广西大学, 2007,(01)
.
[5] 曹杰. 奶牛真胃变位的诊断、治疗与病因学初探[D]. 山东农业大学, 2005,(01)
.
[6] 张泽强. 硫酸锌—薄荷喷雾对奶牛腐蹄病的疗效及薄荷对锌透皮吸收的促进作用[D]. 贵州大学, 2007,(05)
.
[7] 贾玉东. 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瘤胃厌氧细菌和挥发性脂肪酸及血液指标的影响[D].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2)
.
[8] 张国士. 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生规律及治疗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
[9] 侯志高.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奶牛机体氧化应激和瘤胃内环境稳定性的影响[D].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2)
.
[10] 张之宣. 富维生素E和硒舔砖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和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