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义芹.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光合特性的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1)
.
[2] 周忠新. 不同氮素水平下施磷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D].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2)
.
[3] 王士红.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与光合特性的演变特征[D].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8)
.
[4] 于文明. 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D].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2)
.
[5] 郭战玲. 不同小麦品种氮效率的差异与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关系[D]. 河南农业大学, 2005,(07)
.
[6] 殷美.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碳氮物质积累与运转特性的差异[D].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8)
.
[7] 杨武广.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籽粒产量与品质差异及其对氮肥的响应[D]. 南京农业大学, 2011,(S1)
.
[8] 蔡瑞国. 氮素水平对专用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D]. 山东农业大学, 2005,(07)
.
[9] 李鲁华. 水分胁迫对不同年代品种春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01)
.
[10] 刘美佳. 氮肥对江淮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品质和氮利用的影响[D].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