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罗媛. 菹草根/叶对钙的吸收/释放机制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2)
.
[2] 倪玲珊. 菹草对长江中游湖泊沉积物及上覆水间钙、磷循环的影响[D].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3] 李源. 菹草的抑藻效应及其对富营养盐胁迫的抗性机制[D]. 安徽师范大学, 2014,(03)
.
[4] 陈小峰. 不同光照环境条件下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生物学特征、形态解剖及其生理特性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2)
.
[5] 郭文文. 菹草生长及模拟条件下CaCO_3-P共沉淀特性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2)
.
[6] 朱红. 菹草叶面CaCO_3-P共沉淀对上覆水和沉积物磷的作用机制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1)
.
[7] 苏胜齐. 环境对菹草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及菹草对富营养化水净化能力的研究[D]. 西南农业大学, 2002,(01)
.
[8] 晏丽蓉. 几种沉水植物对底泥中镉、铜、铅、锌修复作用的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014,(03)
.
[9] 陈霖. 重金属Ni~(2+)对菹草的毒害机制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2)
.
[10] 汪磊. 植物生长物质对菹草石芽形成与萌发的调节作用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