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姚迎九. 樟树人工林生物量和养分积累与分布[D]. 中南林学院, 2003,(03) .
[2] 王珍珍. 枫香人工林养分季节动态研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03) .
[3] 徐世红.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生物量和矿质养分特征[D]. 安徽农业大学, 2011,(05) .
[4] 尹娜. 黄土区人工林生物量及养分积累分布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9,(01) .
[5] 何功秀. 桤木人工林根系形态、生物量和养分分布特性[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02) .
[6] 李燕燕.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生物量及矿质养分的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 2005,(07) .
[7] 向志勇. 邵阳县石漠化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分布[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02) .
[8] 巨文珍. 不同年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
[9] 张晓娟. 山西吉县天然次生林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与分布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10] 罗忠. 枫香人工林生态系统林冠截留对降水水量和养分输入的影响[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