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苗苗. 荚果蕨贯众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0) .
[2] 朱贞贞. 秦岭产荚果蕨总甾酮含量及其醇提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2) .
[3] 吴融. 滇鸡血藤和复方鸡血藤膏的质量标准研究及荚果蕨贯众的化学成分研究[D]. 复旦大学, 2011,(S2) .
[4] 王倩倩. 荚果蕨多糖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4) .
[5] 李晓. 荚果蕨生态适宜性调查与孢子繁殖技术研究[D]. 吉林农业大学, 2011,(11) .
[6] 王兴宁. 杜仲叶黄酮类成分含量与土壤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D]. 贵州师范大学, 2008,(09) .
[7] 魏琳. 不同栽培条件对荚果蕨萌发与生长及其生理变化的影响[D].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1) .
[8] 张榕. 干旱胁迫对黄芩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机制及其应用[D]. 复旦大学, 2011,(03) .
[9] 蔡葛平. 光周期、土壤水分及外源激素对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累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D]. 复旦大学, 2009,(03) .
[10] 吕振江. 雅美鹿蹄草(Pyrola decorata)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及HPLC指纹图谱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