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上. 肺胃同治法治疗小儿食积外感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0)
.
[2] 于河. 肺热证与阳明热证的相关性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3] 梁霞辉. 小儿肺炎恢复期中医体质分型及其与相关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4] 赵倩义. 小儿肺炎喘嗽中医诊疗指南研究[D].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06)
.
[5] 黄艳青. 岭南地区小儿肺炎证候演变规律及其与体质关系的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6] 卓宗孝. 体质因素与小儿肺炎证侯分布特点及证型转归规律的相关性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1)
.
[7] 申聪. 小儿肺炎中医证型演变特点及不同年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D].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2,(04)
.
[8] 王士嘉. “治未病”思想在小儿肺炎防治中的运用[D].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1,(05)
.
[9] 柳琳琳. 小儿肺炎病原体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的临床研究[D].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1,(06)
.
[10] 陈鹏. 小儿肺炎的诊治研究进展及不同病原小儿肺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6,(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