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蕾. 四倍体杜仲光合特性的研究[D]. 河北农业大学, 2012,(08)
.
[2] 唐亮. 杜仲优良无性系快速微繁殖技术研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02)
.
[3] 周玮. 杜仲9个引种无性系的评价及种子诱导多倍体技术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4] 张海凤. 杜仲多倍体诱导研究[D].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5] 张磊. 高温诱导杜仲花粉染色体加倍技术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
[6] 马金花. 重庆产杜仲叶的质量及指纹图谱研究[D]. 西南大学, 2009,(10)
.
[7] 徐咏梅. 外源激素对杜仲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8] 姚丽娜. 杜仲的化学成分研究[D]. 天津大学, 2011,(06)
.
[9] 刘昌勇. 杜仲主要活性成分形成积累及其营养调控技术研究[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04)
.
[10] 刘慧. 杜仲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 2012,(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