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志娟. 刚竹属部分竹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D]. 安徽农业大学, 2009,(09) .
[2] 张朵. 珍稀保护竹种筇竹遗传多样性分析[D]. 河南农业大学, 2011,(07) .
[3] 胖铁良.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探讨部分竹类植物属间亲缘关系[D]. 河北农业大学, 2009,(10) .
[4] 武建云. 篌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遗传多样性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2004,(04) .
[5] 张志欣. 簕竹属部分竹种间亲缘关系的RAPD标记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 2009,(03) .
[6] 王弋. 雷竹中CO/FT同源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性研究[D]. 浙江农林大学, 2011,(06) .
[7] 任立宁. 竹子种质分子鉴别的联合分析[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5) .
[8] 卢江杰. 毛竹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其在竹类植物基因组分析中的应用[D]. 浙江林学院, 2012,(02) .
[9] 时燕. 绿竹成花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 浙江林学院, 2010,(02) .
[10] 林绕. 雷竹成花相关基因的克隆研究[D]. 浙江林学院, 201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