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刘海金. 马铃薯贮藏期间品质变化及涂膜保鲜效果的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1)
.
[2] 康朵兰. 马铃薯大西洋块茎在休眠萌发和低温贮藏期的生理生化变化[D].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2)
.
[3] 郑许华. 不同贮藏方式对马铃薯微型薯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 甘肃农业大学, 2011,(07)
.
[4] 张路. 氯苯胺灵对马铃薯贮藏作用效果及残留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2)
.
[5] 朱旭. 贮藏温度和堆码高度对克新1号马铃薯贮藏损失及品质影响的研究[D]. 吉林大学, 2014,(09)
.
[6] 张欣. 抑芽剂CIPC对马铃薯贮藏期间的作用研究[D]. 兰州理工大学, 2013,(S1)
.
[7] 孟卫芹. 马铃薯采后绿变控制及品质保持技术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2)
.
[8] 丁红瑾. 钙处理对贮藏期马铃薯主要成分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D]. 宁夏大学, 2014,(03)
.
[9] 王彦平. 马铃薯不同品种块茎还原糖含量变化生理基础的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05)
.
[10] 程建新. CIPC对马铃薯块茎的抑芽效果及部分机理的研究[D].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