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仲. 神东煤镜质组结构特征及其对CH_4、CO_2和H_2O吸附的分子模拟[D]. 太原理工大学, 2011,(S2) .
[2] 吴文忠. 神东煤惰质组结构特征及其与CH_4、CO_2和H_2O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D]. 太原理工大学, 2010,(12) .
[3] 张伟涛. 吸附与扩散过程的分子模拟[D].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4] 高飞. 构造煤微观结构与甲烷吸附相关性研究[D]. 河南理工大学, 2011,(09) .
[5] 赵凯荣. 哈密煤惰质组结构与CH_4,CO_2,H_2O气体间的相互作用分子模拟[D]. 太原理工大学, 2011,(08) .
[6] 侯锦秀. 煤结构与煤的瓦斯吸附放散特性[D]. 河南理工大学, 2011,(S2) .
[7] 谢建林. 煤孔径结构以及表面特性对煤吸附甲烷性能影响的研究[D]. 太原理工大学, 2004,(04) .
[8] 许亚坤. 构造煤的微观和超微观结构特征研究[D]. 河南理工大学, 2011,(04) .
[9] 何志刚. 温度对构造煤瓦斯解吸规律的影响研究[D]. 河南理工大学, 2011,(04) .
[10] 孟宪明. 煤孔隙结构和煤对气体吸附特性研究[D]. 山东科技大学, 200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