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林. 基于DSSAT的河南省冬小麦灌溉管理决策及气候变化响应研究[D].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8,(09) .
[2] 王文佳. 基于DSSAT模型的关中灌区冬小麦最优灌溉制度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3,(05) .
[3] 邹龙. DSSAT模型在黄土丘陵区的适用性评价及水肥管理应用[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5,(01) .
[4] 杜建涛.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农田水分及作物生产力影响模拟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5] 吴春蕾. DSSAT模型对巢湖流域小麦管理因子模拟和应用研究[D]. 安徽农业大学, 2013,(07) .
[6] 张艳红. 基于CERES玉米模型的黄淮海夏玉米水肥管理技术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7] 李婷. 黄土塬区麦田降水生产潜力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5) .
[8] 杜朝正. 基于GIS的中国水稻产量时空格局变化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3) .
[9] 陶生才. 北方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模拟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10] 闫岩. 基于定量遥感产品和作物生长模型同化的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估产方法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