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欣欣. 转基因欧洲白桦降解及目的基因水平转移生态风险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06,(10) .
[2] 王艳敏. 利用SSR标记技术对白桦长纤维性状的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6) .
[3] 苏涛. 转基因白桦外源基因的整合特性与表达稳定性的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06,(10) .
[4] 赵溪竹. 白桦幼苗对CO_2倍增和氮素协同作用的响应[D].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6) .
[5] 贾洪柏. 白桦天然种群材质性状的变异与遗传相关[D]. 东北林业大学, 2005,(08) .
[6] 曾凡锁. 转基因白桦中外源基因整合表达稳定性与遗传变异分析[D]. 东北林业大学, 2005,(08) .
[7] 唐敬轩. 白桦愈伤组织的~(60)Coγ射线和EMS诱变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6) .
[8] 薛建鹏. 干旱胁迫对白桦的细胞代谢与木材结构的影响[D].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6) .
[9] 郝爱平. 白桦愈伤组织再生系统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05,(08) .
[10] 曹丹. 白桦脂醇的纯化及其衍生物的研究[D]. 浙江大学, 20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