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春青. 汉江“水华”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2) .
[2] 湛敏. 三峡库区典型流域富营养化污染与水华暴发的化学机制研究[D]. 重庆大学, 2006,(01) .
[3] 刘靖. 北京城市河湖水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05,(04) .
[4] 谭啸. 微囊藻在水华优势种形成过程中若干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5] 谢敏. 针对河流水华现象的生态调度研究[D]. 河海大学, 2007,(05) .
[6] 汤宏波. 三峡库区及武汉东湖甲藻水华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6,(10) .
[7] 刘娅琴. 太湖微囊藻水华及其产毒的生态学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8,(03) .
[8] 李华. 大明湖湖水“水华”发生条件的模拟实验研究[D]. 山东大学, 2006,(12) .
[9] 马祖友. 蓝藻的生长生理特征及其竞争优势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2) .
[10] 陈双扣. 沙堆实验研究三峡库区典型水域环境的水华污染行为[D]. 重庆大学, 20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