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艳芳. 安徽砀山地区梨种质资源的AFLP研究[D]. 安徽农业大学, 2007,(04)
.
[2] 朱迎弟. 安徽砀山酥自然保护区梨种质资源的ISSR研究[D]. 安徽农业大学, 2008,(10)
.
[3] 王庆芬. 抗寒梨种质资源RAPD的分子标记及其核心种质初步构建[D]. 吉林农业大学, 2008,(02)
.
[4] 鲁凤娟. 梨(Pyrus L.)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D]. 河北农业大学, 2004,(04)
.
[5] 毕方铖. 中国白梨15个主栽品种S基因型及S_(29)-RNase基因的鉴定[D]. 中南林学院, 2004,(04)
.
[6] 严花淑. 梨种质资源及苹果梨分类地位的研究[D]. 延边大学, 2003,(04)
.
[7] 王斐. 梨新品种及其亲本的AFLP分析[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
[8] 罗娅. 梨矮化砧木组织培养快繁的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05,(01)
.
[9] 张孝霖. 新疆库尔勒香梨及其砧木的快速繁殖与微嫁接技术研究[D]. 新疆农业大学, 2004,(04)
.
[10] 李海权. 梨果实cDNA文库的构建[D]. 河北农业大学, 2004,(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