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石红良. 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QTL分析[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04)
.
[2] 倪深. 玉米抗丝黑穗病相关基因的筛选及抗病机理初探[D].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3] 王远路. 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相关因素分析和抗病资源筛选[D].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4] 陈旭. 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QTL分析[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04)
.
[5] 于永涛. 玉米对亚洲玉米螟抗性的QTL分析[D]. 河北农业大学, 2003,(03)
.
[6] 杨晓军. 玉米重要性状QTL定位与遗传效应分析[D]. 新疆农业大学, 2008,(11)
.
[7] 王凤格. 玉米矮花叶病抗性QTL的初步分析[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01)
.
[8] 马军韬. 中国玉米丝黑穗病菌生理分化研究[D]. 吉林农业大学, 2006,(12)
.
[9] 姜丽丽. 水分胁迫和正常灌溉条件下玉米株高、产量的QTL分析[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11)
.
[10] 李丁. 玉米DH系株高构成分析及其QTL定位[D].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