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徐艳. 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致病机理及对寄主防御酶活性的影响[D]. 扬州大学, 2007,(06)
.
[2] 陈美军. 稻曲病菌毒素活性及致病性细胞化学研究[D]. 浙江大学, 2004,(03)
.
[3] 张华东. 立枯丝核菌毒素的产生及与致病力的关系[D]. 扬州大学, 2003,(04)
.
[4] 马丽艳. 南瓜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毒素致病机理及抗源筛选研究[D]. 东北农业大学, 2003,(03)
.
[5] 房保海. 烟草低头黑病菌毒素及其作用特性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 2003,(03)
.
[6] 万佐玺. 链格孢菌毒素及其对紫茎泽兰的致病机理[D]. 南京农业大学, 2002,(01)
.
[7] 杜晓昱. 禾谷镰刀菌产毒分析及其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 2005,(07)
.
[8] 迟长凤. 烟草低头黑病菌毒素钝化物及其机理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 2005,(01)
.
[9] 魏伶俐. 灰葡萄孢毒素的产生条件及其对番茄植株的致病作用[D]. 扬州大学, 2007,(06)
.
[10] 张笑宇. 向日葵菌核病菌毒素产生条件及致病机理的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