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颖.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标记的建立[D].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2] 李师默.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C591分子标记的建立及应用[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01) .
[3] 陈晓红.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5分子标记的鉴定[D]. 东北农业大学, 2003,(03) .
[4] 黄大辉. 小麦抗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研究[D]. 广西大学, 2004,(04) .
[5] 孔凡娜. 重要小麦品种小偃6号抗条锈基因的分子标记[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4) .
[6] 代君丽. 我国小麦农家品种抗条锈基因分析[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02) .
[7] 杜长青.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 2002,(02) .
[8] 于鑫. 小麦抗锈性抑制因子及其专化性[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01) .
[9] 张翠茹. 小麦抗叶锈基因Lr38的RAPD分子标记[D]. 河北农业大学, 2002,(01) .
[10] 蒲志刚. 小麦叶锈菌群体毒性与DNA多态性关系分析及生理小种分子鉴定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