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伍晓丽. 玉米自交系农杆菌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转抗虫基因玉米植株的获得[D]. 四川农业大学, 2004,(01)
.
[2] 张艳贞.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Bt杀虫蛋白基因导入优良玉米自交系的研究[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 2003,(02)
.
[3] 徐立华. 玉米愈伤组织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再生[D]. 山东农业大学, 2002,(02)
.
[4] 张颖. 玉米自交系转基因受体系统的建立及Barnase/Barstar基因的遗传转化[D]. 四川农业大学, 2005,(01)
.
[5] 张志燕. 抗病毒转基因玉米的初步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6] 刘勇刚. 小麦、玉米和风信子转基因研究[D]. 西北大学, 2002,(01)
.
[7] 刘世建. 用RAPD和SSR分子标记对四川地方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群的初步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02,(01)
.
[8] 刘粉霞.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的建立及拟南芥CBF1转基因玉米的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03,(03)
.
[9] 朱友银. 玉米再生与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研究及转基因玉米的获得[D]. 贵州大学, 2007,(05)
.
[10] 李桂玲. 玉米转Bt基因后代的抗虫性鉴定研究[D]. 河南农业大学, 2003,(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