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朱振贤. 红花的组织培养和品质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分析[D]. 南京林业大学, 2012,(05)
.
[2] 唐洁. 羟基红花黄色素A动态积累规律研究及相关基因的克隆[D]. 第二军医大学, 2009,(10)
.
[3] 范莉姣. 红花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及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克隆与鉴定[D]. 第二军医大学, 2014,(05)
.
[4] 彭飒. 红花种质资源的SRAP分子鉴定及其与品质相关的分子标记研究[D]. 新疆农业大学, 2007,(02)
.
[5] 熊丽东. 红花转录组测序分析及其油体蛋白全长的获得[D]. 吉林农业大学, 2011,(10)
.
[6] 于美玲. 20个红花品种的耐盐生理及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D]. 河南师范大学, 2012,(03)
.
[7] 王若菁. 中药材红花质量及抗氧化有效部位研究[D].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02)
.
[8] 杨玉霞. 红花农艺性状及其黄色素A含量与ISSR标记分析[D]. 四川农业大学, 2006,(01)
.
[9] 金胤池. 红花综合利用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提取纯化新工艺研究[D]. 浙江大学, 2010,(08)
.
[10] 官玲亮. 油用型红花遗传多样性及蕾期光合特性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