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红丽. 二陈汤的文献学研究[D]. 湖北中医学院, 2006,(04)
.
[2] 彭欣. 二陈汤及其类方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2,(01)
.
[3] 王冰. 二陈汤相关配伍分析及其多维信息指纹图谱数据库的建立[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1)
.
[4] 刘秋琳. 二陈汤降脂作用的理论探讨及实验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5,(06)
.
[5] 鄢春锦. 二陈汤对肥胖大鼠LPL和EL表达影响的研究[D].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5,(04)
.
[6] 王超.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二陈汤指纹图谱研究和植物细胞单细胞分析中的应用[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8,(03)
.
[7] 郭菲. 中药复方葛根芩连汤中有效成分的分离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7)
.
[8] 郝福. 中药复方配伍的化学变化与复方中药的质量表征[D]. 河北医科大学, 2007,(06)
.
[9] 徐运升. 二陈汤干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阻心脉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10] 刘天易. 用“半仿生—生物酶法”对二陈汤的试验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1)
.
|